今晚美国率先公布本周的重磅指引——美国7月CPI,由于零售商逐步提高各种受进口关税上调影响的商品价格,预计物价压力进一步上升,市场预期CPI年率为2.8%(前值2.7%),CPI月率预计0.3%(前值0.2%),核心CPI年率预计达到3%(前值2.9%),意味着通胀可能录得今年年初以来的最大涨幅,但汽油价格下跌可能有助于缓和整体物价上涨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的数据是自本月初美国总统因就业报告低迷而下令解雇美国劳工统计局局长埃里卡·麦肯塔弗以来,首次公布的CPI报告,而当前投资者依然存在政府统计数据可能削弱信心的担忧。
虽然美国提高关税已开始对家居用品和娱乐用品等类别的消费者产生影响,但迄今为止衡量核心服务通胀的一项独立指标迄今为止依然温和。不过,许多经济学家预计,提高进口关税将继续逐步发挥作用。高盛预计,特朗普的进口税将在未来几个月“继续推高月度通胀”。他们预计12月CPI年化通胀率为3.3%,扣除关税影响后为2.5%。
尽管与关税相关的价格上涨越来越明显,但美国消费者6月份仍继续支出,但是这可能受到进一步物价压力的影响。受关税上调影响最大的商品价格在6月份有所回升,但整体通胀率仍然相对低迷。随着贸易关税的影响开始显现,华尔街策略师发出警告称,美国经济正走向滞胀,这可能会限制美联储降息的能力。
上周公布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月度调查显示,7月份美国消费者通胀预期上升,就业市场看法改善。未来一年的预期通胀率从6月份的3%小幅升至3.1%。未来三年的预期通胀率稳定在3%,而未来五年的预期通胀率则跃升至2.9%,为2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通胀预期上升将强化美联储官员在评估关税对通胀影响期间,希望在降息前等待更长时间的立场。美联储迄今全年维持利率稳定,但在7月非农不及预期后,认为通胀已受控的交易员们正在大举押注美联储今年将降息两次。但经学家警告称,上周生效的美国全面新关税可能会颠覆这一前景,因为更高的价格将转嫁给消费者和企业,从而有可能推高价格。
随着对就业市场持久性的担忧加剧,许多公司正在探索限制关税转嫁给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方法。经济学家预计,周五即将公布的数据预计将显示7月份零售额强劲增长。彭博评论指出,企业难以提高价格的原因之一是家庭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惨淡——仅为疫情高峰时期的三分之一,即便7月份零售强劲可能并不等同于消费韧性。
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上周表示,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将对政策产生压力,甚至可能改变他对今年两次降息的预期。认为如果通胀真的因为关税而上升,甚至可能再次加息。但是,也更多官员显示出了对就业疲惫的担忧而支持年内进行更多的加息,看今晚的通胀会否加剧美联储内部激烈的讨论,市场也会因此变得更加波动。
如果今晚通胀符合预期,美联储可维持“通胀暂时性”叙事,市场会继续押注9月降息。如果通胀意外明显高于预期,则会导致美联储内部讨论更加剧烈, 9月降息概率会跟随下降,以往的行情表明,如果核心CPI月率连续两月≥0.4%通常引发政策转向。所以正在重新向高位发起挑战的美股,以及一度因为美国开征“黄金税”乌龙而震荡下跌的黄金价格,都在寻求新的上涨契机,只要美联储9月降息基本预期不改的情况下,美股(尤其是科技股)和黄金都可能借助通胀报告而上扬。